長期未處理的稅收異常有哪些危險?
發布日期:2021/1/29 9:28:43 瀏覽次數:
對于企業來說,如果其在經營期間長期零申報,或者稅務問題處理不規范,亦或是存在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那么一旦遇到稅務部門稽查,發現企業存在稅務問題,就會將企業列入“稅務異常名錄”。
一般而言,與公司稅務不正常有關的風險是長期未予處理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罰款。企業在經營期限內不申報或者欠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根據情況予以處罰;追繳企業應繳稅款的,還可以每天遲繳五倍以上的稅款,可以并處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五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2.經營活動有限,當財稅指標出現問題時,法人、會計、財稅經營者成為風險納稅人,當他們成為風險納稅人時,發票收發將受到限制,甚至風險納稅人也不允許收取發票,因此也會導致企業日常業務活動受到限制,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
3.列入嚴重非法企業名單。企業一旦被列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將成為有關部門的重點監管對象,其法定代表人和負責人在三年內不得成為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此外,嚴重違反信托和違反信托的企業信息將與其他政府部門連接和共享,實行共同處罰!包括對商業經營的限制、對進入某些行業的限制、對擔任重要職位的限制、對享受優惠政策的限制,以及經常被稱為高消費限制和出境限制等。
總之,企業長期被列為稅收異常是非常有害的。因此,一旦企業發現自己的稅收在營業期間被列入異常狀態,就必須著手處理并解除。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1)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和解除稅收不正常狀況的正當理由,對稅收異常作出解釋。
(2)稅務機關應當接收企業的申請材料,檢查納稅人提交的資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法律形式,是否接受接受;拒絕不符合規定,并通知納稅人應當更正信息或者不受理的原因。
(3)調查和核實有關部門
(4)納稅人應當補充報稅、納稅、滯納金和罰款。
(5)稅務總局根據管理部門的反饋,在納稅人補充申報、退還稅款、遲繳稅款、罰款后,應當解除納稅人的稅收異常狀況。
以上是對“稅務異常長期不處理的危害有哪些”以及如何解除稅務異常這一問題的具體說明